當日,記者走進賀蘭縣圖書館,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打包書籍和音像制品。記者看到,朱桂香捐贈的書籍以歷史、社科、音樂、工具書籍為主,還有少量紅色書籍,這些書都保存得很好,隨手拿起一本1977年出版的《毛澤東選集》,沒有任何折角,偶有磨損的還被主人愛惜地包上了牛皮紙書皮。打開音像制品包裝箱,不僅有《毛澤東詩詞》《洪湖赤衛(wèi)隊》,還有齊秦等明星在上世紀80年代末發(fā)行的專輯,以及收錄有朱桂香丈夫創(chuàng)作作品的磁帶。此外,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臺夏普收錄機了,當電源插上,朱桂香隨手將《洪湖赤衛(wèi)隊》的磁帶塞入,按下播放鍵后,“洪湖水呀,浪呀么浪打浪”的美妙樂曲便從收錄機里傳了出來。
捐書這件事,盤桓在朱桂香心里已經很久了,但一直擔心圖書館不收。今年3月13日,賀蘭縣圖書館得知這一消息后迅速響應,讓這批承載著歲月與智慧的書籍找到“新家”。3月21日,賀蘭縣圖書館派出4名工作人員前往朱桂香家取書,4個人花了一個半小時細心地將書捆扎好,再將音像制品一一摞進箱子里。朱桂香家住二樓,為了搬運這一大批書籍,工作人員穿梭在樓梯之間,接力傳遞。一個多小時下來,這些小伙子一個個熱紅了臉,冒出了汗,嘴里卻說著“很有意義”。“90后”王曉楠是其中一位,他在搬書的過程中深受感動:“都是很多年的藏品,我們搬的時候,老人說她是共產黨員,把這些帶頭捐了更有意義,我作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聽了很受教育?!?/p>
朱桂香夫婦都是書迷,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兩人都曾擔任教師,家中藏書最多時是現在的兩倍,為此,夫妻倆搬家時專門打了兩個書柜用來存放這些“寶貝”?!澳菚r候我們家吃完晚飯,我在那兒看書,先生搞音樂創(chuàng)作,3個女兒在我們的影響下寫完作業(yè)就捧上了書?!敝旃鹣慊貞?,她捐贈的所有藏品里最貴的便是那臺收錄機了?!熬唧w哪一年買的記不清了,但我記得當時我們兩口子工資加起來也就200多元,這臺收錄機的價格卻過千元了?!敝旃鹣阏f,雖然貴,但這錢花得很值,不僅豐富了一家人的業(yè)余生活,還讓先生在音樂創(chuàng)作上取得了一番成就。她丈夫在擔任賀蘭縣文化館館長后創(chuàng)作的音樂作品,經過舞蹈演員演繹,曾在一個大賽上獲了獎。
此外,由她先生參與編寫的《賀蘭縣民間諺語》《賀蘭縣民間歌謠》等藏書也是心頭之愛。為了給這些藏書“保鮮”,朱桂香一有時間就整理書柜,還用曬干的橘子皮、柚子皮來給書防潮、防蟲。
“接下來,我們將為老人搞個捐贈儀式,給她頒發(fā)紀念牌。我們圖書館也將對這批圖書進行分類、篩選,部分書籍將作為館藏補充,部分將供讀者循環(huán)閱讀。”賀蘭縣圖書館館長李文卿表示,老人的行為不僅體現了“退休不褪色”的黨員本色,更彰顯了心系組織、心系下一代的深厚情懷。贈人書卷,手有余香,賀蘭縣將號召更多黨員、群眾向老人學習,支持圖書館建設,營造全民閱讀氛圍。(寧夏日報報業(yè)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若英)